关于申报安踏科技奖的公示

申报人员姓名:周用民

申报奖项名称:安踏科技奖

用于佐证的所有代表性科技成果简介、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及其贡献等:

1、2001年至2004年,本人主持项目:“全棉针织物活性染料印花”。建立了印花小样色卡工艺数据库,确定了全棉针织物活性染料印花染料最佳选型配伍、解决了印花颜色重现性差和印花蒸化过程中饱和蒸汽容易冷凝成水滴导致印花渗化发色等技术性难题。项目成功荣获2004年度赤壁市第四届科学技术大会科技进步奖项目三等奖。项目完成并实施产业化大生产,年产150吨印花布,年净增利润150万元,为活性染料印花的迅速发展培养了大批技术骨干主要完成单位:湖北蒲纺集团针织一厂

2、2006年对染缸冷却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实现了冷却水的反复回收循环利用,年节水3000吨,在同等产量的前提下水费支出同期相比年节省300万元,节能减排效果显著。本人被授予武汉市二零零六年工业系统节能降耗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主要完成单位:武汉爱帝高级服饰有限公司

3、2008年08月至2011年08月,本人主持项目生态针织品实现了针织面料成衣的全产业链无公害化生产,最大限度生产过程中少使用农药和化学制品并制定首个相关企业标准,该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部、环境保护部、商务部和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四部委颁发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证书编号:2011TDJ11004该新产品给公司新增产值年2000万元,年净增利润200万元。主要完成单位:武汉爱帝高级服饰有限公司

4、2012年08月至2017年08月,本人主持项目“吸湿发热单向导湿多功能复合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开发出了真正意义上热湿舒适性针织面料,对吸湿发热的原理进行了深刻揭示,丰富了《纺织材料学》关于吸湿发热的理论,实现了针织面料在两面都亲水吸湿情况下的单向导湿功能在研究的过程中提交并获授权一项国际PCT专利,三项国家发明专利和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17年10月,该项目荣获“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针织内衣创新贡献奖。以上项目和获得专利都得到了产业化应用,新产品年产值800万元,年净增利润200万元主要完成单位:武汉爱帝高级服饰有限公司

本人主持项目“高效短流程嵌入式纺纱技术在针织上的应用武汉纺织大学徐卫林院士该项技术在针织上的应用存在重大技术瓶颈难题,通过独创特殊工艺对梳棉纤维养生纺纱,纱和包缠部分不再轻易剥离,纱线条干得到明显改善,织造上机顺利,织疵显著下降。其衍生出来的最终产品墨色清香荣获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2015/16年秋冬中国流行面料入围企业优秀奖产品(证书编号:FCCFE2014686)。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各1项,其申请最终产品外观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并参评获得2013年武汉市外观设计专利优秀奖。生产了面料为罗布麻/莫代尔/锦纶三组分嵌入式混纺双面布(100S/2罗布麻35%+莫代尔35%+锦纶30%),克重为160-170g/m2的内衣10000套,产值689万元,为公司带来206.7万元的净利润主要完成单位:武汉爱帝高级服饰有限公司

近5年的主要科研业绩:

1、2018年12月至2020年06月,本人主持项目经编单丝鞋材质量问题研究疵点进行准确定性和形成的机理进行深刻剖析,然后拿出对应有效解决疵点的办法措施,提升了胚布品质和机台运行效率,仅一张订单为公司挽回了50万元的质量和交期延误经济损失。研究过程中提交了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和一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以第一作者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针织工业》发表论文一篇主要完成单位: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2、2022年04月至2024年04月,本人主持项目“经编单丝单面鞋型生产工艺和卷边问题研究”轻薄透是未来鞋材发展方向,利用单丝和复丝交织采用单面鞋型生产工艺可以轻松实现鞋型的轻薄透,但单面鞋型织物卷边现象严重影响后道染整连续化作业本人的贡献就是研究制订经编单丝单面鞋型生产工艺,通过布边工艺优化设计有效解决卷边问题,提交了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和一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以第一作者发表会议论文一篇被评为优秀论文该项目订单26万双,产值377万元,仅此一张专利订单为公司净增利润156万元主要完成单位: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3、2021年01月至2024年06月,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和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校企合作,本人主持的项目:“经编机纱架贾卡张力调节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2023年10月,项目荣获2023年度“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针织科技创新贡献奖。2024年06月,该项目参加泉州市路演以总分第二名的成绩荣获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泉州市选拔赛主体赛先进制造组二等奖2024年06月,通过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组织的专家团队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

本人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1) 首次提出并直面解决纺织行业世界性难题和卡脖子技术:经编纱架贾卡竖条问题。

(2) 对本项目主要科技创新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实现了从胚布到光坯成品竖条效果的明显改善,鞋型制成率显著提升

(3) 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针织工业》上发表论文一篇,是主要知识产权的主要发明人

团队和单位对本项目技术创新和应用的贡献:

(1) 揭榜挂帅,承接该项目课题。

(2) 负责整个项目的技术方案设计和项目成果输出。

(3) 成立纺织染整教研室,组成织造和染整研究团队紧密协同合作。

(4) 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项目专题研讨会。

项目实施过程中共提交了国家发明专利和七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两个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相变调温经编纱架贾卡鞋型”2020年至2021年实际生产26万双,净增利润130万元。“一种经编双面纱架双贾卡面料及鞋面”2021年至2022年累计实际生产115万双,为企业带来690万元利润。两个实用新型专利累计为企业净创利润820万元。主要完成单位: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和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科研处

2025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