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学院】“元启2025”的台前幕后 | 非遗集市与形象塑造:毕业秀的匠心独运

非遗集市: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借此次2025“元启”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毕业秀的机会,本次非遗集市的“剪纸”“簪花”“闽绣”“植物印染”活动,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师生与诸多老师、学生、企业代表还有知名设计师共同现场体验,获得诸多关注与好评!这是对中华非遗文化的一种支持与认可,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坚实后盾。

非遗市集人声鼎沸
非遗集市作为一大亮点,汇聚了众多传统手工艺展示,如植物印染、闽绣、簪花、剪纸等。这些传统技艺不仅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更是与现代设计相互碰撞,激发出新的创意火花。在这里,每一件手工艺品都承载着匠人的精神和故事,展现了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

图左:1:泉州市杰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吴丹老师
图左2、3: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武杰和吴素红老师
图右1:“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陈树青老师

图左1:石狮海阔设计学校张华老师
图左2:玖锦服装设计工作室安琴丽老师
剪纸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激发学生无限创意的灵感源泉。它以其简洁明快的线条、生动传神的表现力,激发着每一位学生对美的追求与探索。学生们在创作中,不仅学会了传统技艺的精髓,更将这份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赋予剪纸艺术新的生命与活力。




图右一: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刘玉苓老师为参加活动的嘉宾们簪花
在本次非遗集市上,簪花无疑是最耀眼的明星之一。这里汇聚了众多簪花手艺人,他们现场展示簪花围的制作工艺,让游客们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游客可以亲自挑选喜爱的花朵,在师傅的指导下,体验簪花的乐趣,制作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簪花围”。

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陈素琴老师正在为路人展示“闽绣”作品

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闽绣师生团队
闽绣,作为闽南地区独特的传统手工艺,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每一针一线,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此次活动,我们旨在强调闽绣对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让更多人了解并珍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共同守护我们的文化根脉。

图右2:台湾逢甲大学陈宏美教授莅临非遗市集

图右1: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张桂昭老师正在讲解“植物印染”作品
“植物印染”摊位被布置得古色古香,周围环绕着各种植物染的样品和制作工具。植物染,这一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环保理念和自然之美,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同学们亲手制作的植物染布料,色彩斑斓且富有层次感,每一处细节都散发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仿佛每一块布料都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形象塑造:专业化妆的魔法


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23级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学生正在为模特上妆
在T台秀的背后,是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23级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师生团队的默默付出。他们用专业的手法和对时尚的敏锐洞察,为模特们打造出一个个令人难忘的造型。秀场的妆造由纺织服装学院人物形象设计教师费敏老师带领23级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学生进行创作,秀场的完美展现离不开创作前期与导演的沟通、与设计师的沟通,通过试妆-定妆的过程,并反复地修改才呈现最终的效果。一直到演出前夕,师生三十多人共耗费了五个多小时。
师生感悟:一场成长的旅程
对于参与本次活动的师生来说,这更是一次宝贵的专业学习和成长经历。学生们在准备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创造力,以及如何与团队协作。老师们则见证了学生们从构思到实现的全过程,感受到了教育的成果和满足感。
学生视角:在实践中学习
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23级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学生正在为模特上妆
问:请问你对本次妆造创作有什么心得体会?
学生:参加此次“元启2025”发型造型活动,我见到了不同脸型,头发长度的模特,然后根据以上情况为女性做油头低马尾或者编辫子,为男性做背头,三七侧分等,在不断的努力中增进了自己的技术,从开始的毛躁、不齐到之后的整齐美观,自己心里也是成就感满满。美不是一成不变的标准,而是一种自由存在于万物之中的个性。它无处不在、却又各不相同,就像大自然中的每一朵花、每一片叶子,都拥有独一无二的形态和气质。


学生:参加本次化妆活动,我感受到了不同模特的不同需求,然后根据其需求去改变自己的化妆方式,使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灵动。在此次过程中,我通过不断的尝试、思考,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化妆技术,在台下看着被自己化过的模特大放异彩时,心中成就感满满!实际操作过程中,既要把控好时间,又要保证妆容的精致度,这很考验我的功底。好在平日里的积累在这时发挥了作用,我有条不紊地运用各种化妆工具和产品,从打底、修容到眼妆、唇妆,尽力让每一个细节都完美呈现。这不仅是一次实践的机会,更是我提升自己的宝贵契机。我越发明白,化妆这门技艺得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紧跟潮流,才能在往后的各类活动中,为更多人打造出令人惊艳的妆容,也让自己在化妆师这条道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远。
非遗集市我校师生互动展示
问:请问你对本次创作活动有什么心得体会?
学生:剪纸、簪花、闽绣、植物印染这些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激发我们创意的灵感源泉。它以其简洁明快的线条、生动传神的表现力,第一次直击我的眼球,唤醒了我对美的追求与探索,在今后的服装创作中,我将用这份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赋予服装艺术新的生命与活力。
问:请问你为什么喜爱簪花吗?
学生:这次非遗传承的簪花活动,老师们带领我们现场进行宣传互动和展示簪花技术,我们还共同现场体验,获得诸多关注与好评,呈现出别开生面的簪花艺术魅力,是这份传承和创新的精神促使我对簪花艺术产生深深的喜爱。
问:那么今后你打算怎么传承非遗文化?
学生:在学院老师们的带领下,我会将非遗工艺用在我的毕业设计中,让这份技艺在新时代服装设计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教师视角:教育的力量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师陈杨敏现场教学给模特化妆
作为人形专业教师,我们带领学生参与了这次2025届服装毕业设计走秀活动,在这次幕后化妆工作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与专业实践融合的力量。从粉底的涂抹到眼影的勾勒,每一个细节都是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打磨。看着模特们在台前光彩照人,大家心中满是成就感。这不仅是一场化妆实践,更是师生共同成长的旅程。我们克服了时间、紧张、风格多样等难题,在追求美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最终确定了70个模特的妆造,顺利完成了此次舞台展示。幕后虽无掌声,但学生们专注的神情和模特们的信任,让我们坚信这份工作的价值,也期待学生们以此为新起点,在人物形象设计领域绽放光彩。
—— 我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师陈杨敏老师采访感悟

我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副教授吴素红老师讲解剪纸
借此次2025“元启”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作品秀场活动的机会,我们通过剪纸、闽绣、簪花和植物印染四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宣传和弘扬非遗技艺,让更多人了解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为承担起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我们在课堂上讲解,与学生共同研究技法创新作品,在课下努力将这些古老的技艺与现代时尚服饰融合。在活动现场现场通过剪纸和簪花的讲解让众人体验非遗的乐趣;通过分解闽绣和植物印染这两种技法诠释非遗作品魅力,希望能一同让非遗艺术在现代社会重新焕发新生,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纽带。
—— 我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副教授吴素红采访感悟
结语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场时尚的竞赛,更是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文化交流和师生成长的平台。在这里,我们见证了非遗文化的魅力,感受了专业化妆的魔力,也分享了师生们的感悟和成长。这些幕后的故事和人物,共同构成了本次“元启2025”丰富多彩的内涵。

文本:纺织服装学院
编辑:傅金华
初审:韩 静
复审:陈诺言
终审:陈惠鑫